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和须四段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的主控因素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华北东部中生界油气地质综合研究”(XQ-2004-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地质资料,研究了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了砂体形成及分布的受控因素。研究区砂体主要由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组成。古地貌形态对砂体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当基准面下降时,来自盆地周边山系的碎屑物质沿高可容纳空间的沟谷带进入湖盆,在河流、波浪和沿岸流的冲刷作用下,形成不同程度席状化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波浪和湖流的改造作用占主导地位,沉积物将发生再分配,在缺少物源的滨岸区或雷口坡组顶部古残丘附近沉积下来,形成新的滩坝砂体。随着湖岸线的频繁迁移,砂体既可向湖方向推进,也可向平行岸线方向迁移,最终形成分布面积广、厚度稳定的若干砂岩体叠加层。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辉,田景春,蒋裕强,王强,付冠.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和须四段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的主控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3):12~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8-04-16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启动新投稿网站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