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石油产量为1.92×108 t,消费量却达6.1×108 t,对外依存度达64.7%,油气供给安全形势严峻,保持油气产量稳定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同时,油气行业既是能源的生产者,也是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在能源革命及低油价的背景下,油气行业既要面对新能源挤压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又面临着必须降低成本以实现效益开发的问题。
-
保持老油田原油产量稳定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高及储采平衡率低等困难,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的矛盾十分突出。统计表明,截至2017年底,中国东部老油田综合含水率为92.0%,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85.8%,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为1.5%,生产水油比急剧上升,开发成本快速增加,高耗低效矛盾不断凸显,影响油田的稳产[1-3]。
-
如何保持老油田产量稳定,减少油气开发中的能量消耗、降低开发成本,实现能源循环利用,建设绿色油田是实现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油气行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寻求中国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胜利油田进行了绿色低成本开发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在理论认识、方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
1 老油田绿色低成本开发的内涵
-
老油田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生产流程包含注入系统、油藏系统、产出系统(包括采油、集输)等多个模块,各模块之间存在能量、物质、成本的转换和传递,各模块内又包含着层次分明的多元结构(图1),既有地下的、地面的因素,又有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模块之间、模块内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单一模块内的最优不能保证整个开发系统的最优。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成为老油田开发的必然趋势,基于绿色低成本的开发决策模式,有利于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对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绿色低成本开发就是要改变传统模块化的生产-决策模式,构建注入(I)、油藏(R)和采出(P)全流程(IRP)的产量、能耗、成本、环境四位一体的优化决策模式,建设多元、协调、开放的绿色油田,保障油气生产,降低能耗,增加产量,保护环境,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油气供给安全稳定。
-
绿色低成本开发就是以原油生产过程中降低能耗为核心,在保持一定油气产量规模的条件下,通过各子系统多因素协同优化,实现单位油气产量的能耗及成本最低,既可以保障一定的产量规模,满足国家能源安全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能降低能耗,提高油气开发系统综合效率,满足绿色、高效、低成本的需求。系统最优化的关键是实现系统各要素的多元协同。建立油田注入、油藏、采出、集输等模块与产量、能量、成本的关系模型,外界产生的能量(电能、热能等)通过注入系统将驱替介质(水、气等)注入到油藏系统中,使地下的油、气运移,通过采出系统的举升、处理、外输等环节,将油气开采到地面形成产量。注入、采出系统的能耗及油藏系统的开发,均伴随着成本的投入。
-
图1 油田开发生产流程及各子系统的多元构成
-
Fig.1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multiple composition of each subsystem
-
绿色低成本开发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材料、新工艺的进步和新业态、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可以改变现有油气开发方式,同时,成本、能耗和环境的发展要求企业技术革新,提高油气生产全流程中的能效,降低单位油气能耗及成本,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
2 绿色低成本开发系统优化模型
-
从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入手,建立能量和产量的耦合模型、成本管理模型和系统最优控制模型,构建环境友好的生产决策模式,实现产量、能耗、成本、环境四位一体的最佳协同与匹配[4-7]。
-
2.1 能量和产量的耦合模型
-
油气开采过程是能量的传递、能量-产量的转换过程,主要包括注入系统的能量制取、传输与注入,油藏系统的能量到产量的转化,采出系统的采油和集输耗能,能量综合利用系统的能量梯级利用4个环节。
-
油气开采过程中的系统总能耗为注入系统和采出系统的能耗:
-
在油藏系统中,能量经注入系统传入油藏转化为油气产量,其关系可表示为:
-
在采出系统中,能量消耗包括将油气举升至地面的举升能耗、采出液体处理能耗、油气外输能耗、分离液体回注能耗等,其表达式为:
-
其中生产耗能的各个环节,也存在能量利用效率,如举升系统的举升效率和外输系统的输送效率等。
-
对于从油藏系统中输出的余能,如果能够循环利用,则(1)式变为:
-
对于不同的油藏类型,注入的介质不同,在油田开发循环中的能量产量转化关系的具体形式不同。以水驱开发和稠油热采开发为例。
-
水驱开发过程主要是消耗电能将水注入到油藏中,实现能量到产量的转换。其中,能量的变化过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
-
T 与压力场和饱和度场有关,可用黑油模型来描述[8]。
-
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主要是通过燃烧天然气将水转化为蒸汽,通过管线、井筒将高温蒸汽注入到油藏中,在油藏中通过蒸汽与地下流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由热能到油气产量的转化。能量的变化过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
-
描述 T 的主要方程为热采模型[9],与常规黑油模型相比,除考虑压力场、饱和度场之外,还需考虑热焓场。
-
2.2 成本管理模型
-
根据成本管理的思想,将成本与产量、能量建立相互关系,即在油气开发的各个系统、环节,伴随着能量的传递、转化和产量的产生,均存在着成本的消耗。全流程成本表达式为:
-
对于注水开发油藏:
-
对于注蒸汽开发油藏,区别体现在 C1和 C2这2个成本的不同:
-
从能量、产量、成本的构成及数学模型上看,三者在油气开采流程中相互耦合,需要采用系统化的思维进行优化[5],才能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
2.3 系统最优控制模型
-
系统最优控制模型包括以下几部分:①目标函数:max ( Q),min{E/Q},min{C/Q}。②状态方程:油气开发系统能量、产量、成本管理模型,(1)—(5)式, (8)式。③控制变量:注入量(Q注)(液量、热量等)、各个环节的系统效率( ηi)、开发方式(影响转化系数 T)。 ④ 约束条件:油气产量 Q ≥ Q 0,单位成本 C/Q ≤ C 0。⑤初始、边界条件:油藏地质条件、流体边界条件、油价初始条件等。
-
水驱油藏油气产量目标的对象可表示为:
-
从(15)式可以看出,若要得到模型的最优解,需要提高各个环节系统效率、增大能量-产量转换系数、降低全流程成本,因此,解决老油田的绿色发展问题,需要做好油藏管理、能量管理、成本管理3方面的工作。在油藏管理方面,在深化对油藏静态与动态非均质性、油水渗流规律的认识以及开发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升油藏管理水平,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实现油田最大化产出;在能量管理方面,通过注入、采出与集输处理系统一体化管理,提高能量的制取、注入、举升、输送效率,实现能量的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在成本管理方面,由节点管理向全流程系统化管理转变,实现整体的成本最优。
-
3 老油田绿色低成本开发实践
-
以上研究成果已在胜利油田进行了应用和实践。胜利油田经过50多年的开发,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水油比急剧上升,吨油综合能耗逐渐增加,成本不断上涨。据测算,油田综合含水率从90%上升到98%,吨油标准煤消耗量提高了近3倍,吨油完全成本上升2倍以上,成本、能耗、产量、环境之间的矛盾越加突出。如何破解老油田高耗低效难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油田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基于老油田绿色开发思想,结合不同类型油藏开发规律和矛盾,探索低油价条件下油田效益开发新模式,实现老油田绿色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
3.1 绿色低成本开发模式
-
油藏产出和注入的油、水、热、气、剂是开发成本构成的主体。不同油藏类型,开发阶段不同、开发方式不同、驱替介质不同,油气产量、单位油气产量的能耗和成本存在较大差异,且互为影响,相互制约。围绕如何最大程度采出原油,降低“水、热、气、汽、剂”等消耗量,提高综合利用效能,综合考虑油藏、能量、成本、环境等因素,建立了不同油藏类型、不同驱替介质、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绿色低成本开发模式[10-17]。
-
与传统开发模式(图2a)不同,绿色低成本开发模式(图2b)是以注入介质(水、汽、剂、气等)和采出流体(油、气、水等)为基本输入参数,考虑不同开发方式和开发阶段的产量、能耗和成本的变化规律,明确注入系统、油藏系统、采出系统和能量综合利用系统的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能耗和成本的技术对策,以环境友好和新技术、新材料等应用为约束,利用绿色开发系统最优控制模型,提出基于注入系统、油藏系统、采出系统和能量综合利用系统等环节的全流程协同优化解决方案,建立不同开发阶段产量、能耗、成本最优化匹配关系,实现全过程水、热、气、汽、剂等的管理,以提高原油产量和能量利用率,降低单位油气产量的能耗与成本,实现环境污染物零排放,实现老油田绿色、低碳、低成本持续高效开发。
-
图2 传统开发模式与绿色低成本开发模式对比
-
Fig.2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ode and green low-cost production mode
-
不同油藏类型驱油介质不同,在油田开发循环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及利用路径不同(图3),在进行系统优化过程中,要把握全流程介质状态及能量变化规律,进行针对性的目标优化。对于注蒸汽开发,实施全过程热管理,通过提高制热系统效率、输热系统效率、油藏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和处理系统的余热高效利用,提高稠油油藏经济油汽比。对于注水开发,实施一体化水管理,通过提高注-采-输水循环系统效率,油藏系统注水利用率和处理系统污水资源化利用,延长特高含水油藏经济开采生命期。
-
图3 注蒸汽、注水开发能量转化及利用路径示意
-
Fig.3 Schematic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path of steam and water flooding
-
3.2 绿色低成本开发实例
-
3.2.1 稠油热采油藏
-
胜利油田草20块为稠油油藏,1990年蒸汽吞吐开发。截至2015年底,平均单井吞吐周期为10.1次,原油采出程度为21.7%,综合含水率为97.6%。从2010年到2015年底,单井产油量由5.6t/d下降到1.8t/d(降幅为68%),成本由1 756元/t上升到2 896元/t(增幅为65%),单位能耗由792kW·h/t上升到1 185kW·h/t(增幅为50%),产量、成本、能耗矛盾突出。
-
针对以上问题,利用绿色低成本开发系统优化模型,明确了导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的主要原因是开发技术不适应,井间汽窜、层间差异不均衡;蒸汽干度较低,蒸汽腔难以进一步扩大、蒸汽补充能量较弱。优化确定了“变单井吞吐为组合吞吐,实施全过程保持蒸汽干度提高系统效率”[18] 的综合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沿程热损失降低15%,输汽热效率提高3.5%,油汽比从0.44t/t上升到0.69t/t,操作成本下降280元/t,单位能耗下降173kW·h/t。
-
该技术在胜利油田307个井组实施,平均制热效率提高了1.1%,平均输热效率提高了1.4%,平均井筒热损失降低了8.0%,稠油油汽比已连续6年稳定在0.53t/t左右,实现了产量的稳定和采收率的不断提升,单位成本和能耗上升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老油田绿色低成本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断显现。
-
3.2.2 水驱开发油藏
-
胜利油田东辛油田辛1断块为屋脊断块油藏, 1975年投入开发。截至2010年底,仅有1口井生产,日产油量仅为0.4t/d,含水率高达97.7%,操作成本为1 485元/t,处在近废弃状态。
-
研究表明,若维持现状继续生产,含水率将缓慢升高,单位成本持续增加,单位能耗近似线性增长。应用绿色低成本开发系统优化模型,确定了综合解决方案:一是创新人工仿强边水开发技术[19],充分利用老井,降低油藏综合含水率和成本;二是提升油藏压力,提高注采系统效率;三是通过污水回注,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
方案实施后,单井日产油量由0.4t/d上升到10.5t/d(图4),区块日产油量由0.4t/d上升到54.6t/d,提高采收率7.5个百分点,达到47.5%,单位完全成本为32美元/bbl,实现了近废弃油藏的二次开发。同时,实现了污水零排放,保护了黄河口湿地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
图4 辛1断块人工仿强边水驱单井生产动态曲线
-
Fig.4 Single well production curve of artificial strong edge water flooding in Xin1fault block
-
胜利油田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模式得到规模化应用,有效减缓了产量递减,年均减缓递减1.93个百分点,控制含水率每年上升减缓0.31个百分点,老区可采储量增加了4 819×104 t,实现了储采平衡,为胜利油田效益可持续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
4 认识与思考
-
通过老油田绿色低成本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取得以下几点认识:①绿色发展是石油行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基础,建立油田开发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理论体系、评价方法,探索绿色、低碳、循环综合解决方案,是促进石油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②建立了基于全流程的产量、能耗、成本、环境四位一体优化模型,通过模型驱动科学决策,指导了矿场绿色开发技术创新与实践。③胜利油田结合低油价油田效益开发需求,进行了绿色低成本开发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在理论认识、方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效益开发新模式,实现了老油田绿色低成本开发。④绿色低成本开发内涵丰富,影响因素复杂,涉及参数众多,目前尚处在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阶段,下一步应充分借助大数据信息平台和智能化优化算法等,持续深化研究,拓展应用领域。
-
符号解释:
-
E ——油气开采过程中的系统总能耗,J;E入——注入系统产生的总能耗,J;E产——采出系统的能耗,J;E转——从注入系统传递到油藏系统,用于转化为产量的能量,即油藏系统的入口能量,J;η入——注入系统效率,包含多个环节,如能量制取效率、管线传输效率、井筒注入效率等;Q ——油气产量,t;T ——油藏系统的入口能量到油气产量的转化系数,受地质条件、油藏流体性质、开发技术、开发方式等影响,t/J; E举——油气举升至地面的举升能耗,J;E处理——采出液体处理能耗,J;E外输——油气外输能耗,J;E回注——分离液体回注能耗,J;E余——油藏系统中输出的余能,J;η注水——注水效率,%;p ——压力,MPa;S o——含油饱和度;η制——制热效率,受锅炉温度、型号、排烟温度等参数影响,%;η输——输热效率,受管线材质、输送距离、保温技术等参数影响,%; H ——热焓,J;C ——流程成本,元;C 1——输送成本,元; C 2——注入成本,元;C 3——驱替成本,与油气产量、能量转化效率有关,元;C 4——采出液处理、回注成本,与油气产量、含水率有关,元;C w1——注水开发输送成本,与注水量、注水效率有关,元;C w2——注水开发注入成本,与油井举升能耗、举升效率有关,元;η举——举升效率;C w3——注水开发驱替成本,与油井采液总量、能量-产量转化系数有关,元; C w4——注水开发采出液处理、回注成本,与油气产量、含水率有关,元;fw——综合含水率,%;C h1——注蒸汽开发输送成本,与制热总量、制热效率有关,元;C h2——注蒸汽开发注入成本,与输热总量、输热效率有关,元;Q 注——注入量,m3; ηi ——各个环节的系统效率;C 0——目标成本,元。
-
参考文献
-
[1] 李阳.陆相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实践[J].石油学报,2009,30(3):396-399.LI Yang.Study on enhancing oil recovery of continental reservoir by water drive technology[J].Acta Petrolei Sinica,2009,30(3):396-399.
-
[2] 韩大匡.中国油气田开发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方向 [J].中国工程科学,2010,12(5):51-57.HAN Dakuang.Status and challenges for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 ment in China and dire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rrespond⁃ ing technologies[J].Engineering Science,2010,12(5):51-57.
-
[3] 朱丽红,杜庆龙,姜雪岩,等.陆相多层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三大矛盾特征及对策[J].石油学报,2015,36(2):210-216.ZHU Lihong,DU Qinglong,JIANG Xueyan,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stragegies of three major contradictions for continental facies multi-layered sandstone reservoir at ultra-high water cut stage [J].Acta Petrolei Sinica,2015,36(2):210-216.
-
[4] 范智慧,邴绍献,赵小军,等.低油价下油田企业效益产量确定方法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24(4):116-120.FAN Zhihui,BING Shaoxian,ZHAO Xiaojun,et al.Discussion on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benefit output of oilfield enterpris⁃ es at low oil price[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 cy,2017,24(4):116-120.
-
[5] 侯春华,邴绍献,王滨,等.基于增量和存量的油田效益开发优化模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22(6):102-106.HOU Chunhua,BING Shaoxian,WANG Bin,et al.Optimization model for oilfield benefit development based on existed/incremen⁃ tal production[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15,22(6):102-106.
-
[6] 范智慧,李阳.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油藏管理[J].石油实验地质,2017,39(3):390-396.FAN Zhihui,LI Yang.Reservoir management using system dynam⁃ ics method[J].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2017,39(3):390-396.
-
[7] 宫宝,李松源,田晓东,等.评价水驱油田开发效果的系统工程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34(5):58-63.GONG Bao,LI Songyuan,TIAN Xiaodong,et al.System engineer⁃ ing method for evaluating waterflooded oilfield development ef⁃ fects[J].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15,34(5):58-63.
-
[8] 哈利德阿齐兹,安东尼塞特瑞.油藏数值模拟[M].袁士义,王家禄,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3.KHALID Aziz,ANTONIN Settari.Petroleum reservoir simulation [M].YUAN Shiyi,WANG Jialu,trans.Beijing:Petroleum Indus⁃ try Press,2004:3.
-
[9] 马远乐,赵刚,朱书堂.水平井热力采油的数学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7(8):72-75.MA Yuanle,ZHAO Gang,ZHU Shutang.Horizontal well bore nu⁃ merical model for thermal recovery[J].Journal of Tsinghua Uni⁃ 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37(8):72-75.
-
[10] 刘丽杰.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后期矢量开发调整模式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23(3):111-115.LIU Lijie.Vector development adjustment modes and its applica⁃ tion in late extra-high water cut stage of Shengtuo oilfield[J].Pe⁃ 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16,23(3):111-115.
-
[11] 王建.胜利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 598-3 601.WANG Jian.R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enhance water drive recov⁃ ery by simulating strong edge-water to develop fault-block oil res⁃ ervoirs[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2,12(15):3 598-3 601.
-
[12] 王端平,杨勇,牛栓文,等.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评价方法与调整对策[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5):84-87.WANG Duanping,YANG Yong,NIU Shuanwen,et al.Layer block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adjustment of complicated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 cy,2012,19(5):84-87.
-
[13] 张戈.复杂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4,21(4):476-479.ZHANG Ge.Analysis on IOR mechanism of artificial edge water flooding in complex fault-block reservoir[J].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2014,21(4):476-479.
-
[14] 崔传智,盛倩,姜亦栋,等.东辛油田稠油举升井筒保温对策研究及现场试验[J].石油钻探技术,2016,44(1):79-84.CUI Chuanzhi,SHENG Qian,JIANG Yidong,et a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orehole insul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develop⁃ ment of heavy oil production in the Dongxin Oilfield[J].Petro⁃ 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16,44(1):79-84.
-
[15] 赵红雨.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8,25(3):77-81.ZHAO Hongyu.Zoning of combined steam huff-puff in heavy oil reservoir[J].Special Oil & Gas Reservoirs,2018,25(3):77-81.
-
[16] LI Hui,SUN Jianfang,SHI Junping.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CO2 and dissolver assisted horizontal well steam-injection to de⁃ velop super heavy oil[J].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2010,53(7):1 512-1 528.
-
[17] SUN Jianfang.A new flooding scheme by horizontal well in thin heavy oil reservoirs[R].SPE 117313,2008.
-
[18] 顾浩,孙建芳,秦学杰,等.稠油热采不同开发技术潜力评价 [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8,25(3):112-116.GU Hao,SUN Jianfang,QIN Xuejie,et al.Potentia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thermal-recovery technologies for heavy oil[J].Petro⁃ 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18,25(3):112-116.
-
[19] 周英杰.胜利油区水驱普通稠油油藏注蒸汽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4):479-483.ZHOU Yingjie.Studies and practices on the steam injection EOR of water drived heavy oil reservoirs in Shengli petroliferous prov⁃ ince[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33(4):479-483.
-
摘要
在能源革命发展战略及低油价的背景下,老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新能源挤压、节能减排要求和低成本开发的多重挑战。在系统梳理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老油田绿色低成本开发新理念,其内涵是以降低原油生产过程中能耗为核心,通过各子系统多因素协同优化,实现一定油气产量规模条件下单位油气产量的能耗及成本最低。 从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入手,构建了产量、能耗、成本、环境四位一体优化模型,建立了不同油藏类型、不同驱替介质、不同开发方式及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绿色低成本开发模式,并在不同类型油藏予以实践。结果表明,绿色低成本开发是老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nergy revolution and low pri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ld oilfields is facing multiple challenges such as new energy extrusion,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require- ments,and low-cost development,etc.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n issues and challenges,new concept of green low-cost development of old oilfields was proposed,its connotation i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 ing crude oil as the key,and through co-optimizing the subsystem and multi-factors,to realize the lowest energy consump- tion and cost of unit oil and gas under the certain conditions of oil and gas prod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material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a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model of production,energy consumption,cost and en- vironment was proposed,and the green low-cost development mode was proposed for various types of oil reservoirs,various displacement media,various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various development stages. It was applied to various types of oil reservoir as well.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green low-cost develop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in old oilfields.
Keywords
green ; low cost ; oilfield development ; energy ; production ; sustain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