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005, 12(4).

      摘要 (1847) HTML (0) PDF 0.00 Byte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莫索湾地区四面临凹,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不同层系发育的褶皱类型不同.断裂在纵向上以三叠系为界可划分为深、浅两套系统,深层断裂系统主要发育在石炭系、二叠系中,全部为逆断层;浅层断裂主要发育在侏罗系中,属张扭性断裂系统,在平面上组合呈"X"型,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构成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利用平衡剖面法,将研究区的演化史分为凸起形成、振荡-沉降和基底掀斜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对该区的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

    • 测井资料在小洼油田盖层评价中的应用

      2005, 12(4).

      摘要 (1470) HTML (0) PDF 0.00 Byte (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辽河油区小洼油田储、盖层及其测井响应特点,在取心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定量评价盖层封盖质量的参数,建立了该区盖层封盖质量类型的评价标准及权值.通过实际应用,同时计算盖层质量参数与储层解释参数,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集成和归纳了储、盖层的多种信息,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了盖层质量、物性封闭和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同质量盖层及其储盖组合特点和关系,阐明了油气层分布规律.将测井采集的大量信息,系统、有序地转变为有利于盖层精细评价解释的信息,扩大了测井资料的应用领域,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

    • 油田勘探中应重视含油气圈闭资源量的分析 --以济阳坳陷为例

      2005, 12(4).

      摘要 (1316) HTML (0) PDF 0.00 Byte (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济阳坳陷勘探实际为例,提出含油气圈闭资源量不仅是资源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个完整勘探过程的中间成果.含油气圈闭资源量对历年探明储量获得有重要的直接贡献,今后油田勘探应对其高度重视.从资源量状况、升级转化比例、升级能力等方面对含油气圈闭资源量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储量接替目标,增加现实资源储备,完善当前资源序列的一些不足.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2005, 12(4).

      摘要 (1362) HTML (0) PDF 0.00 Byte (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次生成因的孔、洞、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的储层.该套储层是在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沉积环境是基础,影响着储层的基本形态,有利于储层形成和发育的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岩斜坡、潮坪和台内浅滩;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的最终分布形态、范围和储集空间特征,对储层物性优劣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储集空间发育和扩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和压溶作用.构造作用主要是构造抬升可形成沉积间断面和不整合面,促进了与岩溶作用有关的岩溶型储层和各种类型的节理、裂缝边溶孔的发育.

    • 东营凹陷缓坡带滩坝砂储层描述技术

      2005, 12(4).

      摘要 (1270) HTML (0) PDF 0.00 Byte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营凹陷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体储层发育和展布规律复杂,一直是勘探的难点.通过对东营凹陷缓坡带的研究,建立了古地貌分析储层展布区带、地震属性分析描述追踪滩坝砂储层、油气成藏分析确定部署方案的滩坝砂油气藏勘探技术流程,形成了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相似背景"的分离、地层切片分析、超道数据分析、波形分析等一系列适用于滩坝砂体油藏描述的配套勘探技术,并在梁108等多个井区取得勘探突破.

    • 曲流河储层微型构造图编制的新方法

      2005, 12(4).

      摘要 (1257) HTML (0) PDF 0.00 Byte (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复杂,储层微型构造对剩余油挖潜至关重要,传统的微型构造编图方法受"层状模型"概念的束缚,对砂体结构、形态粗化严重,并容易出现假微型构造.为了克服传统作图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微型构造图编制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精细的储层平面建筑结构模型为基础,以单一成因单元为基本作图单位,以成因单元边界或起渗流遮挡作用的成因单元为图内边界,运用等值内插法绘制微型构造图.该方法可以更精确的表现储层砂体的微构造形态,并可广泛应用于河流相储层的微构造研究.

    •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盆地流体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2005, 12(4).

      摘要 (1449) HTML (0) PDF 0.00 Byte (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迅猛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地质难题.该文从原理出发,综合前人的研究,论述了其在盆地流体成岩矿物年代学分析、流体场特征分析、地层水成因演化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体活动示踪、古流体温度、盐度分析、海相、湖相区分、成岩环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和数据解释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该学科在方法标准、技术手段和测试仪器方面的发展前景.

    •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储层预测

      2005, 12(4).

      摘要 (1404) HTML (0) PDF 0.00 Byte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洞、缝相互配置及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在三维空间分布很不稳定,非均质性极强,定量预测的难度大.在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综合应用相干数据体分析、稀疏脉冲地震反演、随机模拟地震反演等多项技术,对新疆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藏进行了研究,分类描述出未充填-半充填溶洞型储层、Ⅰ类储层、Ⅱ类储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经后期钻井证实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比较符合.该方法在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储层定量预测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 东辛油田营32断层岩性配置关系研究

      2005, 12(4).

      摘要 (1559) HTML (0) PDF 0.00 Byte (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田开发阶段断层封闭性研究对于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断层两侧不同砂层组岩性配置的差异导致了断层封闭程度的不同,运用断层两侧岩性配置关系研究方法揭示营32断层的封闭性.沿断层走向岩性配置有很大不同,断距从北向南逐渐变小,增加了同一储层在断层两侧相配置的概率,岩性配置变差.营32断层南段封闭性不好,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导致油气穿越断层,发生了油气再运移;而断层北段是封闭的,表明同一条断层具有封闭差异性及动态性.

    • 低密度浊流的沉积成因及控制因素 --以东营凹陷广利油田纯化镇组为例

      2005, 12(4).

      摘要 (1240) HTML (0) PDF 0.00 Byte (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低密度浊流作为重力流向牵引流演变的过渡流体,其沉积物颗粒的支撑机制、搬运方式在不同沉积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沉积形成的砂岩在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分选特征以及沉积结构等方面变化较大.从沉积物重力流成因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低密度浊流流体性质的演化规律;针对低密度浊流沉积的特点,提出了按岩石类型分析砂岩沉积结构的方法.根据低密度浊流的理论研究成果、沉积物颗粒的搬运方式及其沉积序列实例综合分析,指出低密度浊流首先体现出紊流的性质,沉积混合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向上凸的弧形;然后沉积不等粒砂岩;最终演变为牵引流,沉积细砂岩、粉砂岩等细粒岩石,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呈两段式.文章总结了低密度浊流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形成的控制因素.

    • 老河口油田桩106地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2005, 12(4).

      摘要 (1336) HTML (0) PDF 0.00 Byte (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老河口油田桩106地区上第三系馆上段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从沉积机理方面解释了网状河与曲流河在生产动态中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原因,尤其是由于曲流河侧积体的存在,在垂直于古水流的方向上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存在见效慢或不见效的现象,这与因为废弃河道造成的边滩砂体间的不连通有本质的区别.地质研究中应区别对待这种具有相似的动态现象而不同成因的砂体,实际生产中尽量避免注水井与生产井分布在同一侧积体垂直于古水流的方向上.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研究为该类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 黄骅坳陷北塘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特征与演化

      2005, 12(4).

      摘要 (1299) HTML (0) PDF 0.00 Byte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大量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系统讨论了北塘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演化以及油气勘探等方面的基础地质地球化学问题.认为始新世中晚期湖盆扩张期形成的沙河街组三段,尤其是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地层是北塘凹陷主要生油层,它具有有机质丰度较高,转化率较高的特点;渐新世湖盆稳定发育期和抬升期形成的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烃源岩为差-非生油层.沙河街组三段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型干酪根为主,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烃源岩则主要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其中的腐泥组和壳质组含量与烃源岩生烃潜力呈正相关关系,而镜质组含量则与烃源岩生烃潜力呈反相关关系,证实主要生烃母质为腐泥组和壳质组.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3%~1.1%,总体上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演化经历了低成熟和成熟两个演化阶段,有效生油层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新村、塘沽、新港地区,油气资源量约1.18×10st,新港构造是北塘凹陷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 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特征及对成藏的作用

      2005, 12(4).

      摘要 (1284) HTML (0) PDF 0.00 Byte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油源对比,得知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主要来自齐家-古龙凹陷的青山口组和嫩一段.油气运移存在五个主要方向,第一个为古龙凹陷生成的油气经平洋至江桥的运移方向;第二个为古龙凹陷生成的油气经他拉红、白音诺勒至阿拉新的运移方向;第三个为齐家凹陷生成的油气经泰康隆起带的北部至富拉尔基的运移方向;第四个为齐家凹陷生成的油气经泰康至阿拉新的运移方向;第五个为阿拉新至富拉尔基的再运移方向.砂体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层起转向、汇聚和沟通作用.油气主要有两期运移,第一期为嫩江组沉积末期,第二期为明水组沉积末期-老第三纪初期.油气运移方向是控制西斜坡区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只有位于油气运移方向上的那些圈闭聚集油气才是有效的;也是今后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砂岩气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2005, 12(4).

      摘要 (1364) HTML (0) PDF 0.00 Byte (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砂岩气层的形成受控于不同沉积体系的相互配置.通过对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将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在阐述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特征与展布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气藏的储集岩以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烃源岩以煤系地层为主,盖层以湖泊沉积体系为主.最后明确了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2005, 12(4).

      摘要 (1207) HTML (0) PDF 0.00 Byte (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岩心、薄片、测井、录井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孤北洼陷沙四段发育了水下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浊积扇等四种沉积体系,不同沉积体系所沉积的储层物性差别较大.指出了碳酸盐岩滩坝、水下冲积扇的扇中部位和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性能较好,易获得工业油流,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通过对油气藏类型的解剖,明确了该区发育的主要油藏有断块、岩性、地层以及复合油气藏等,总结了油气藏分布规律,提出鼻状构造带、不整合面是寻找沙四段油气的最有利位置.

    • 东营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模式研究

      2005, 12(4).

      摘要 (1292) HTML (0) PDF 0.00 Byte (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分散有机质(一般烃源岩)与有机质富集层(优质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差异,采用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岩心进行生排烃模拟实验.结合地质剖面分析,认为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生烃特征有明显的不同.沙三段中亚段主要生烃阶段为R.大于0.5%;沙三段下亚段在R.为0.4%~0.5%时可生成少量低熟油,当R.大于0.5%时进入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油气产率.沙三段下亚段烃源岩比中亚段明显具有更高的生烃潜力,且生烃区间较大,这取决于其特定的沉积环境所形成的烃源岩在有机质类型、富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油气成藏分析

      2005, 12(4).

      摘要 (1796) HTML (0) PDF 0.00 Byte (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二叠系和石炭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成藏条件、期次和时间进行分析,油气源对比表明该区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原油来源于吉木萨尔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来源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二叠系砂岩、砂砾岩储层和石炭系的火山岩储层发育,圈闭形成时间早于油气形成期.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为两期成藏,油气成藏时间分别为晚侏罗纪和晚白垩纪-早第三纪.

    • 影响预交联凝胶颗粒性能的因素分析

      2005, 12(4).

      摘要 (1515) HTML (0) PDF 0.00 Byte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凝胶颗粒的基本特征、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分析入手,研究了膨胀倍数及粘弹性等特征参数,评价了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预交联凝胶颗粒适宜于高矿化度的地层,对pH值无具体要求,长期热稳定性好.在95℃条件下考察两年和120℃条件下考察一年均未发现脱水现象.膨胀倍数在30~200倍,也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膨胀倍数.

    •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2+3"提高采收率技术先导试验

      2005, 12(4).

      摘要 (1402) HTML (0) PDF 0.00 Byte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埕东油田老区综合含水高、非均质性强等问题,提出封堵大孔道、深度调剖与开展有限剂量的三次采油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2+3"提高采收率技术);根据埕东油田东区油藏特征,筛选出封堵大孔道堵剂、深部调剖剂、高效驱油剂和辅助剂.1999-2002年,对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4口注水井进行了两轮封堵和深部调剖以及复配活性剂驱试验.试验累积增产原油17750t,增加可采储量7.7×104t,提高采收率12.89%,达到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 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

      2005, 12(4).

      摘要 (1254) HTML (0) PDF 0.00 Byte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在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天然气驱开发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天然气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气水交替驱是最佳的开发方式,并且水驱后气水交替驱的效果比投产初期就采用气水交替驱效果更好.

    • T-RFLP微生物监测技术及矿场应用研究

      2005, 12(4).

      摘要 (1282) HTML (0) PDF 0.00 Byte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分子生态学监测技术,分离和纯化了油藏产出液中微生物的总DNA,以纯化的DNA样品为模版扩增出代表油藏微生物种群特征的16SrDNA,然后进行基因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分析,建立了分子水平的油藏微生物监测方法,为微生物驱矿场试验中注入功能菌的跟踪分析提供了快速、简便、可靠的监测手段.文章介绍了T-RFLP微生物监测技术在罗家油田罗801块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文明寨油田的应用

      2005, 12(4).

      摘要 (1356) HTML (0) PDF 0.00 Byte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针对文明寨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现状和地质条件,选卫7块明159井组对微生物驱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筛选出的耐温耐盐菌种,开展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试验菌液的微生物适应性评价和微生物驱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微生物菌液的注入量及浓度,制定了施工方案.微生物驱现场试验已增产原油1 695t.表明微生物驱油能够起到强化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水力缝延伸特征分析 --以克拉玛依油田百31井区佳木河组油藏为例

      2005, 12(4).

      摘要 (1305) HTML (0) PDF 0.00 Byte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百31井区佳木河组油藏天然缝发育特征、现今应力特征、水力缝延伸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天然缝和现今地应力对水力缝的影响,归纳了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水力缝的分布规律.天然缝发育特征、现今应力场特征不但决定了水力缝分布特征,而且直接影响着压裂施工;百31井区佳木河组油藏油井压裂时水力缝基本上都是沿天然缝延伸或对天然缝进一步改造和沟通;油井射孔段天然缝产状、发育程度、水平应力大小直接影响着压裂施工压力.

    • 用突破压力法确定堵剂在油藏中的封堵位置

      2005, 12(4).

      摘要 (1456) HTML (0) PDF 0.00 Byte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能更准确地预测堵剂在油藏中的封堵位置,提出了堵剂突破压力法.以铬冻胶为例,首先测定不同配方堵剂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突破压力,然后根据地层参数及油水井条件,绘制高渗透层的压降曲线.当堵剂的突破压力高于其在高渗透层中所承受的压差时,就能封堵住高渗透层,这一位置就是堵剂的封堵位置.应用突破压力法,不仅可以确定堵剂在地层中应放置的位置,还可以正确组合堵剂并计算堵剂的用量.

    • 影响原油超声波破乳效果的因素分析

      2005, 12(4).

      摘要 (1731) HTML (0) PDF 0.00 Byte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确定超声波破乳脱水的最佳参数,研究了声强、温度及处理时间等对原油超声波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油样,声强对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差异较大,滨南油田原油的最佳无量纲声强范围为0.065~0.374.在试验的频率段范围内温度对破乳的影响较明显,温度越高,脱水效果越好.沉降时间与超声波处理时间对于脱水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时段内沉降时间越长,脱水效果越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脱水率增加不明显;超声波脉冲处理时间控制在30min内脱水效果最佳.

    • 胜利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改造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2005, 12(4).

      摘要 (1364) HTML (0) PDF 0.00 Byte (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胜利油田2001-2003年污水处理工艺改造进行了深入调查,认为在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着水质指标经济适用性不尽合理、工艺流程过长、运行成本偏高等问题.提出应从注入水水质指标的经济性出发,针对不同的水质采用不同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对重力沉降工艺流程可以将目前两级沉降改为一级沉降,处理后水质更好,并可节省投资10%~20%.同时指出应加大气浮选设备制造和浮选药剂筛选方面的研究工作.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