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胜利油田“十四五”勘探形势与发展战略

      2024, 31(4):1-12. DOI: 10.13673/j.pgre.202406002

      摘要 (54) HTML (2) PDF 1.74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历60 余年的勘探开发,作为胜利探区增储主体的济阳坳陷富油凹陷中浅层及准噶尔盆地西缘超剥带的常规油气已处于成熟勘探阶段,勘探目标日趋复杂隐蔽,规模增储难度持续增加,亟需加强勘探形势研判与资源潜力评价,制定针对性勘探发展战略,保障胜利油田勘探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胜利探区东西部勘探状况与勘探形势梳理,资源潜力及增储领域分析,明确了其剩余资源潜力与有利勘探方向,认为胜利探区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其中深层-超深层具有规模增储的资源潜力,外围低勘探程度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非常规油气是现实的资源接替领域;提出了实施“类型上由常规为主向常非并重转变、层系上由中浅层向深层-超深层转变、区域上由老油区向全探区综合勘探转变”的“三大勘探战略转变”,制定了“立足全区、决胜深层、常非并重、统筹推进”的勘探发展思路;提出了“坚持低勘探程度区攻坚实现新突破、坚持深层-超深层探索形成规模增储新阵地、坚持常非并重实现稳定增储、坚持高效管理推进勘探高质量发展”的发展路径,为胜利油田勘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类似探区的勘探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借鉴。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济阳坳陷成熟探区油气精细勘探理论进展与实践

      2024, 31(4):13-23. DOI: 10.13673/j.pgre.202405012

      摘要 (32) HTML (2) PDF 1.85 M (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济阳坳陷作为渤海湾盆地成熟探区之一,经过了60 多年勘探开发,为实现油气勘探的持续发展,亟需解决油气资源潜力、勘探方向及成藏规律等理论认识问题。通过对主力生烃层系大量烃源岩样品沉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测试及生排烃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演化过程及生烃潜力,发现咸化环境烃源岩具有古生产力高、活化能低的特点,建立了陆相湖盆“咸化富烃”生排烃模式,突破了以淡水环境烃源岩为主力油气来源的传统认识;通过分析深层储层成岩演化过程中孔隙度与地层流体酸碱性质变化的关系,指出“早期强胶结、后期强溶蚀”是深层储层形成大量次生溶蚀孔隙的重要原因,解决了高地温背景下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成因问题;基于济阳坳陷勘探实践,总结提出了断陷盆地从洼陷带到斜坡带,依次发育岩性、构造-岩性、岩性-构造及构造油气藏的油气藏类型有序分布规律。创新形成了“咸化富烃、酸碱控储、有序成藏”的成熟探区油气精细勘探理论认识,明确了剩余资源潜力,指出了深层的勘探方向,使油气勘探由被动转移转为主动探索;并创新建立了适用于精细勘探阶段的“勘探层单元”划分、优选方法,形成了成熟探区“七步走”的精细勘探评价流程。结合济阳坳陷地质新认识、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指出今后重点勘探方向及增储领域,为油田的长期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准噶尔盆地重点领域油气勘探研究进展及潜力方向

      2024, 31(4):24-41. DOI: 10.13673/j.pgre.202406033

      摘要 (45) HTML (0) PDF 7.48 M (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准噶尔盆地胜利探区主要位于盆地周缘超剥带、复杂山前带和深洼区,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为明确胜利探区重点领域的潜力方向,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层次优选,基于胜利探区准西缘超剥带领域、准中地区上组合深层领域、准中地区下组合超深层领域、准北缘及准东南山前带领域沉积、储层、油源对比、输导体系、成藏模式、油气富集控制因素等勘探研究进展系统总结,对各重点领域下步的潜力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西缘超剥带领域的哈山地区侏罗系—白垩系、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及准中地区上组合深层领域的永进-征沙村地区侏罗系齐古组、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及东道海子凹陷成6 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是下步主要的增储上产阵地;准中地区下组合超深层领域的沙湾凹陷征10 井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盆1 井西凹陷庄深1 井区二叠系风城组—夏子街组是下步重要的接替阵地;准北缘 哈山山前带及准东南博格达山南、北山前带准原地系统是下步需要持续探索的有利阵地;石北凹陷及石钱滩凹陷石炭系深层非常规页岩气领域是今后需要积极准备的后备阵地。“十四五”—“十五五”期间,胜利探区应以“立足全区、决胜深层、常非并重、统筹推进”勘探思路为指导,持续、有序地推进盆地各重点领域的勘探。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中国东西部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分析及其对富集规律影响——以胜利探区为例

      2024, 31(4):42-59. DOI: 10.13673/j.pgre.202405018

      摘要 (30) HTML (4) PDF 28.41 M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胜利探区为例,系统对比研究了中国东西部陆相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及其对富集规律的影响。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在古地貌、古气候、古水体介质等因素共同控制下,富有机质纹层状碳酸盐页岩大规模分布,富有机质黏土纹层成烃与富碳酸盐纹层成储协同演化为游离烃规模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强裂陷作用导致强烈火山活动,在火山喷发物质与古气候共同影响下,富有机质纹层状含碱长英页岩相大规模分布,且成烃成储演化过程中形成较多的长英质矿物,并伴生大量的基质溶蚀孔和晶间孔,为页岩油富集奠定了重要基础。哈山地区在多期逆冲推覆过程中,准原地系统持续生烃、油多气少和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以及构造覆压、生烃增压作用产生的异常高压为页岩油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准东南)芦草沟组在海迹湖咸水环境下,受火山凝灰质与微生物作用影响,形成了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相夹贫有机质层状白云岩相的主要岩相组合类型。博格达山周缘山前构造带芦草沟组富有机质页岩均进 入成熟演化阶段,胜利探区构造相对稳定区具备页岩油勘探前景。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油气地质
    •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研究进展

      2024, 31(4):60-72. DOI: 10.13673/j.pgre.202405007

      摘要 (23) HTML (1) PDF 5.09 M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是现实的资源接替新领域,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是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结合近年来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地质研究与勘探成效,系统梳理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沉积、成储、成烃及页岩油富集理论认识、配套增产压裂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研究表明:①提出了基于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结晶程度和有机质丰度的“四要素三端元”页岩岩相划分方案,揭示了“四古控相”机制,明确了页岩岩相呈“环带状”有序分布。②集成岩心微纳米CT扫描、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FIB-FESEM、核磁共振冻融、X射线小角散射等页岩多尺度孔缝系统量化表征技术,明确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集空间孔缝兼顾,以无机孔缝为主,揭示了方解石重结晶、溶蚀作用和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作用是最为主要的成储机制,构建了页岩孔缝网络储集模型。③研发了富有机质页岩含油率评价方法,揭示了咸化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古生产力高、早生、早富特点,初步估算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量超过1010 t。④纹层/层状页岩岩相成烃、成储时空耦合控制了页岩油 富集,表现为“咸化源岩早生、无机孔缝储集、微观源储一体、二元耦合富集”模式。⑤创建了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勘探“四性”“四定”综合评价体系及目标优选流程。⑥研发了适合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的“组合缝网压裂”“水平井多级分段”增产压裂技术。结合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确立了“主力洼陷增储上产、富油小洼陷探索新阵地、外围小洼陷落实资源、兼顾优化矿权”的勘探思路,有序推进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规模增储建产,相关成果认识与配套技术对同类油田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基于模糊融合预测的页岩地质甜点识别技术 ——以胜利油区渤南洼陷为例

      2024, 31(4):73-83. DOI: 10.13673/j.pgre.202405006

      摘要 (22) HTML (3) PDF 6.28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常规地震在页岩地质甜点预测中多解性较强的问题,充分挖掘一维的全岩分析数据和测井数据、二维的地质数据、三维的叠后地震数据以及五维的OVT资料方位信息,开展基于模糊融合预测的页岩地质甜点识别技术研究,提高页岩地质甜点预测准确率。首先,分别统计研究区断裂大致展布方向和有利岩相分布区,优选敏感方位角度段对OVT资料进行分方位叠加;其次,开展基于叠前优势方位的裂缝平面分析和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页岩有利岩相三维预测;最后,研发基于改进Sigmoid和Takagi-Sugeno(TS)函数的模糊融合技术,根据页岩地质甜点控制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确定主控因素的发挥作用,将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平面预测结果和神经网络页岩岩相预测结果有效融合,实现页岩地质甜点决策融合。应用该技术在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开展页岩地质甜点分类分级评价,在裂缝和岩相预测基础上,剔除裂缝不发育区和不利岩相对页岩地质甜点分析的干扰,将研究区页岩地质甜点划分为3 类,裂缝发育+有利岩相叠合区为一类甜点,预测结果与实钻井吻合程度较高,取得较好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融合预测的页岩地质甜点识别技术,实现了页岩地质甜点分类分级评价,提高了预测可信度,为页岩油勘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页岩油赋存特征、可动性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进展

      2024, 31(4):84-95. DOI: 10.13673/j.pgre.202405070

      摘要 (25) HTML (1) PDF 920.59 K (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赋存特征与可动性是页岩油评价及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页岩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及流体性质较为复杂,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可动性的表征仍存在较大挑战。近些年,随着中外页岩油勘探开发的进行,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不断涌现。为此,针对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可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进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可动性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利用先进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进行图像观察是定性评价页岩油赋存特征的最直接方法;基于统计分析的油饱和度指数法和分级评价方法在成熟探区评价页岩油可动性具有优势;多温阶热解参数法是目前快速高效定量表征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量的方法,在页岩含油性、页岩油可动性及资源量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可动性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①开发高仿真的页岩油富集、流动及开发模拟实验,保证实验条件与地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②开展微纳米尺度下页岩油微观流动实验,探索页岩油微观流动机理及控制因素。③详细剖 析不同基础薄层中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可动性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基础薄层对页岩含油性及页岩油可动性的贡献。④将页岩油微观赋存形式、流体机理与宏观地质参数结合,确定评价页岩油可动性的宏观地质条件及参数。

      • 0+1
      • 1+1
    • 华北地区煤系地层油气资源研究现状及启示

      2024, 31(4):96-111. DOI: 10.13673/j.pgre.202405023

      摘要 (28) HTML (0) PDF 6.13 M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石炭系—二叠系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含煤层系,发育煤层气、煤系页岩气、煤系致密砂岩气、煤成油等多种油气资源,大量的研究和勘探结果表明煤系地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与鄂尔多斯盆地相比,济阳-临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勘探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在系统总结华北地区煤系地层油气资源类型与富集条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济阳-临清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地层的成藏条件,提出济阳-临清地区煤系地层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煤系地层主要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形成于陆表海-三角洲沉积环境中,旋回性强且发育共生的煤层气藏、煤系页岩气藏和煤系致密砂岩气藏。高有机碳含量的煤岩、碳质泥岩、暗色泥岩是形成煤系地层油气资源的物质基础,富氢煤系烃源岩发育区具有一定的煤成油藏勘探潜力,保存条件是煤层气、煤系页岩气富集的关键要素,沉积与成岩作用导致的高孔渗带是煤系致密砂岩气的甜点区。济阳-临清地区具有良好的煤系气和一定的煤成油勘探前景,将一套岩性组合作为勘探对象开展系统评价是提升煤系地层勘探效益的 重要技术途径,惠民凹陷与东营凹陷南坡、车镇凹陷西部和孤北潜山太原组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济阳坳陷潜山风险勘探方向浅析

      2024, 31(4):112-124. DOI: 10.13673/j.pgre.202405015

      摘要 (35) HTML (2) PDF 10.49 M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济阳坳陷油气资源丰富,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古近系常规油气藏的勘探难度不断加大,亟需拓展新领域,保障资源有效接替。济阳坳陷地层发育齐全,前古近系潜山分布广、厚度大,勘探潜力显著,但受限于深层潜山形成时间早、经历地质演化历程复杂、深部地震资料品质差等因素,勘探效果相对较差。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持续攻关、基础地质研究不断深化、地震资料处理手段更加丰富,潜山钻探获得了不少好苗头,形成了多期构造共控成山、多套源岩联合供烃、多元共控优势成储、多种模式有序控藏的潜山油气成藏认识。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的深入解剖,同时借鉴邻区的勘探经验,明确了济阳坳陷深层潜山勘探的风险方向和勘探目标,为济阳坳陷油气勘探潜力的进一步挖掘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讲,各层系的风险勘探方向为:太古界潜山内幕的断缝体、断溶体圈闭等;下古生界隐蔽性断块圈闭以及内幕颗粒滩、沿层溶蚀作用形成的岩性圈闭;上古生界埋深大于2 000 m的深层煤系气藏;中生界裂缝-砂体双控的岩性圈闭。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济阳坳陷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及未来10 年增储趋势

      2024, 31(4):125-134. DOI: 10.13673/j.pgre.202405008

      摘要 (20) HTML (1) PDF 1.06 M (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济阳坳陷常规石油领域一直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主战场,至今已经历了60 余年勘探开发,整体进入成熟勘探阶段,但每年仍具有较大的增储规模,这与传统认为的含油气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不一致。济阳坳陷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如何?未来能否继续保持较强的增储态势?其主要的增储领域有哪些?这些事关胜利油田勘探决策的重要问题亟需研究明确。通过梳理济阳坳陷勘探历程,分析其地质特征、资源条件、探井工作量投入、理论技术、资源序列等勘探要素,揭示济阳坳陷常规石油勘探发现规律,运用“帚状”模型预测法、资源探明速率法等方法预测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结合主要增储领域剖析,明确济阳坳陷常规石油未来增储规模及有利方向。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复杂的地质特征、较为雄厚的剩余资源基础决定其勘探对象的多样性、勘探过程的曲折性和勘探历史的长期性;在保证相对稳定的探井工作量投入,持续开展勘探理论及关键技术的攻关,保持相对合理的资源序列等条件下,济阳坳陷常规石油仍能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增储;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及勘探投入相对保障的情况下,未来10 年济阳坳陷仍可贡献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108t 左右;指出济阳坳陷新近系河道砂岩油藏、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岩性油气藏等成熟领域仍是稳定增储的压舱石,孔店组—沙四段下亚段深层领域是重要的规模增储领域,前古近系潜山领域是富集高产的有利方向。今后,应紧密跟踪非常规与新能源领域的勘探进展,对济阳坳陷常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及增储趋势等研究结果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修正,以期更符合油田勘探发展态势,指导油田勘探决策。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油气储层勘探建模技术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2024, 31(4):135-153. DOI: 10.13673/j.pgre.202405009

      摘要 (19) HTML (0) PDF 7.34 M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气储层建模利用地质统计学等方法,综合测井、地质、地震等多学科信息,是油气田开发研究的利器,油藏地质模型可以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征出来,是油气藏的类型、几何形态、规模、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储层地质模型是油藏地质模型的核心,可以对储层的沉积特征、非均质性、物性及流体等特征进行综合表征。但在勘探阶段,面对大尺度沉积体系和稀疏井网条件下的储层展布规律表征的建模难点为:①地质知识的量化表达问题,包括地质专家的经验认识如何数字化表征。②稀疏井网条件下无法直接用钻井资料对地质体的发育规模、展布方向和结构特征准确定量描述及构建地质模式,大尺度空间中复杂沉积体系无法用简单数学函数表征。③传统地质统计学等方法在勘探模型构建中如何实现地震、测井、地质、油藏等多维度数据的融合问题。因此,基于确定性建模和传统地质统计学等随机建模的储层建模理论和技术遇到极大挑战。笔者在系统剖析传统储层建模技术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涵盖地质、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信息的多学科地学大数据知识库,开展多维数据凝聚层次聚类的沉积相模式库表征和基于生成式网络的智能建模,提出了多学科协同的油气储层勘探建模技术对策及技术体系,实现了构造、沉积及储层之间匹配关系的定量表征。该技术体系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洼陷带勘探部署中开展系统应用,构建融合古地貌、古物源、搬运通道、测井及地震属性等多信息的岩相、物性及油气运聚的地质模型,基于模型新范式指导部署井位,支撑了陆相断陷盆地复杂砂砾岩体、页岩油等勘探实践。笔者通过深度剖析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勘探建模实践难点及精度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未来油气储层勘探建模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对深层原油来源判识的影响

      2024, 31(4):154-163. DOI: 10.13673/j.pgre.202312011

      摘要 (30) HTML (4) PDF 1.02 M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层烃源岩演化程度高,随成熟度升高,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大幅度减少,影响了利用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 进行油源对比的可靠性。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δ13C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通过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烃源岩自然演化剖面中可溶有机质、烃源岩生排烃物理模拟实验产物4 种族组分δ13CPDB值的分析,结合烷烃质量分数特征,探讨了深层烃源岩原油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提出利用δ13C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深层烃源岩因高热演化程度而产生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是明显的,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烷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4 种族组分δ13CPDB值随埋深的增加均发生了明显增大现象,其中烷烃δ13CPDB值变化最明显,达5‰ 以上,芳烃δ13CPDB值约为4‰,非烃和沥青质δ13CPDB的变化相对较小,约为2‰~3‰。随埋深的增加可溶有机质中烷烃质量分数由40%左右增至80%以上,相应烷烃δ13CPDB值由-30‰ 左右增至-24‰以上,且烷烃质量分数与其δ13CPDB值的变化有很好相关性。同一类型烃源岩样品生排烃物理模拟产物族组分δ13CPDB值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烷烃δ13CPDB值的变化幅度最大可达4‰,而芳烃、非烃、沥青质的δ13CPDB值变化相对较小,约为1‰~3‰。利用碳同位素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时,首先根据烷烃质量分数与烷烃δ13CPDB值的相关性判断是否存在热演化造成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并对烷烃δ13CPDB值进行合理恢复,然后再利用恢复后的δ13CPDB值进行原油来源的合理判识。依照上述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轻质油来源进行了判识,轻质油的碳同位素明显存在热演化造成的分馏效应,轻质油源自深部二叠系高成熟烃源岩的可能性很大,这对该地区油气勘探目标评价部署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征10井区克拉玛依组为例

      2024, 31(4):164-173. DOI: 10.13673/j.pgre.202405021

      摘要 (21) HTML (2) PDF 4.40 M (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由于埋藏深度大,储层物性一般较差,单井油气产能低,但中国石化探区沙湾凹陷近期钻探的征10 井却在埋深6 700 m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钻遇了优质厚层储层,常规测试即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为了揭示该套储层的特征及有利储层主控因素,明确该地区超深层碎屑岩勘探方向,降低该区下步油气勘探的风险,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物性、扫描电镜等资料综合分析,并结合储层成岩演化,探讨了该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特征及有利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征10 井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超深层碎屑岩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细砂岩及细砂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类型以剩余原生孔隙与溶蚀孔隙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1%,平均渗透率为2.85 mD,整体属于特低孔特低渗透及低孔低渗透储层。有利沉积相带、建设性成岩作用及异常高压共同控制了该区有利储层的发育及分布。其中,沉积微相是有利储层发育的基础,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中沉积的细砂岩分选及磨圆较好,泥质杂基含量低,储层物性较好,是有利储层发育的优势相带;早期成岩过程中产生的钠长石胶结物后期被酸性溶蚀使得溶蚀孔隙增加,是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油气持续充注所形成的异常高压,形成时间早且长期持续发育,起到了重要的建设作用。研究成果对该地区下步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重力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例

      2024, 31(4):174-183. DOI: 10.13673/j.pgre.202405040

      摘要 (30) HTML (3) PDF 3.47 M (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勘探潜力巨大,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超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储-震对应关系不明确,且实钻井少,难以建立有效的地震反演初始模型,这些问题均制约了地震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重力反演作为一种重要的定量解释手段,可以得到地下的密度分布特征,为地质解释提供支持,根据密度模型可以为地震反演建立相对可靠的低频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震资料在超深层应用的困难,同时重力资料的取得相较于地震资料经济便捷,更易于在实际中应用。因此,提出一种将重力反演应用于地震储层预测的新技术。首先针对重力反演不适定问题,提出基于高斯径向基函数的拟神经网络重力反演技术,提高了重力反演的分辨率和可靠性;其次将重力反演获得的密度模型作为训练数据,与地震和测井数据共同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了地震反演的初始模型;最后在初始模型约束下开展地震反演。该技术突破了单一地震资料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瓶颈,克服了测井约束的限制,为地震反演提供了可靠的初始模型。应用该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超深层碎屑岩储层进行预测,结果符合现有地质认识,说明该技术对超深层储层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可以为超深层勘探提供技术支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胜利油区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发展及展望

      2024, 31(4):184-195. DOI: 10.13673/j.pgre.202405014

      摘要 (18) HTML (2) PDF 1.22 M (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胜利油区油气资源丰富,储层类型众多,测井评价在勘探开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此建院60 周年之际,系统回顾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发展历程和特色技术,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于测井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根据储层特点和评价难点,系统梳理了常规砂岩、复杂类型和非常规3 种类型储层中形成的系列成熟测井评价技术。常规砂岩储层,系统地形成了适用性强的油层标准确定方法,创新了多层合试条件下的岩性、含油性下限约束的电性标准建立方法,开创性地提出了依据不同成岩带划分的储层参数解释技术;复杂类型储层,先后形成了陡坡带砂砾岩岩性测井识别、低渗透砂岩储层有效性评价、低电阻率油层识别及评价等技术;非常规储层,以评价储集性和含油性为主要目的,初步形成了基于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的储层参数测井评价技术。这些不同类型储层测井评价技术,都体现了井筒资料与地质认识的结合、岩石物理与测井模型 的综合,展现了测井为地质、为油藏服务的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展望未来,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隐蔽油气藏及深层,为满足勘探开发的发展和需求,有必要加强实验资料、气测录井和测试生产资料的分析,加强测井评价与地质结合,加强随钻测井、成像、核磁等测井新技术的应用,开展综合研究与评价,从评价目标上拓展产层性质评价和产量预测,从研究手段上,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充分依托专家经验做好样本选取,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济阳坳陷深层地热资源研究进展与下步展望

      2024, 31(4):196-206. DOI: 10.13673/j.pgre.202405041

      摘要 (27) HTML (2) PDF 1.90 M (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济阳坳陷地热资源分布范围广、资源潜力大,是胜利油区未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为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济阳坳陷地热资源,系统梳理了关于济阳坳陷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热储层、热盖层、热源等地热地质条件,分别计算了2 类地热资源的资源量,揭示其地热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水热型地热资源主要赋存在馆陶组、东营组及下古生界等,其中馆陶组为水热型地热资源潜力最大的层系,分布广、资源量大,是下步重点勘探开发利用层系。济阳坳陷属于“冷壳热幔型”沉积盆地,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值,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热储层主要为太古宇的岩浆岩和变质岩,深部地幔热流是其主要热源,热储层分布面积大,温度均较高,其资源丰度为渤海湾盆地中最高。济阳坳陷地热资源丰富,为加快其开发利用步伐,建议水热型地热资源要加强地热资源与油气的关系及资源分区评价2 项关键工作;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今后需要重点加强其热储层类型的选择与热源机制2 个方面的研究。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胜利探区油气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前景

      2024, 31(4):207-216. DOI: 10.13673/j.pgre.202405013

      摘要 (20) HTML (1) PDF 3.47 M (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胜利探区发现了多种油气共/伴生资源,部分为关系国防、农业、高科技等行业安全的战略资源,极具开发利用价值。针对目前研究较深入、已经工业化生产的氦气、卤水(钾盐)、铀矿等,分析了其在中国的勘探开发现状、在胜利探区的赋存特征、成矿条件及综合利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氦气高异常主要分布在济阳坳陷、柴达木盆地的10 余个地区,元古界—新生界的多个层位,具有与常规天然气、非烃气、页岩气等伴生的多种赋存类型。②济阳坳陷、柴达木盆地在古近纪—第四纪均具有发育卤水(钾盐)的古气候、古环境,其中东营凹陷油田水含有丰富的溴、锂、钾等,柴达木盆地的油田水中钾、锂较高,部分地区含量值达工业品位。③铀矿的主要类型为砂岩型,车排子凸起的多口井在白垩系、新近系呈现高异常自然伽马值,为最有利的伴生铀矿远景区;吐哈盆地、柴达木盆地及济阳坳陷的部分胜利探区也具有发育铀矿的铀源、构造、岩相、水文地质等成矿条件,部分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表现出高异常值。整体上胜利探区油气共/伴生资源具有类型多、分布层位多、异常区域广的特点。若充分利用胜利油田在勘探基础资料、地质基本认识、工程设施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尽快系统开展油气共/伴生资源成藏(矿)规律研究、资源潜力评价、提取工艺技术攻关等工作,有望将其发展成为新的业务增长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岩心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 31(4):217-226. DOI: 10.13673/j.pgre.202405045

      摘要 (38) HTML (3) PDF 2.59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岩心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核心战略资源之一,在油气藏岩相、储层物性、含油性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纸质资料相比,岩心实物地质资料具有缩减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岩心“原貌”不可能长久保存,从而降低了岩心的使用价值。岩心数字化技术可以及时采集岩心各项原始数据,丰富岩心地质信息,提升岩心资料利用率,因此开展岩心数字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胜利油田岩心数字化建设的生产实践,对岩心数字化的概念、设备和技术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岩心伽马能谱测量、XRF 元素测试、磁化率测试、CT扫描等多种重要的岩心数字化技术,并探讨了各项技术的地质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数字化技术具有测试快、连续性好、数据多、精度高等优势,可以精细反映沉积物的变化特征,能为泥页岩、碳酸盐岩和砂砾岩等地层的沉积成因、储层描述及评价、物质组成等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岩心数字化资料是基于岩心直接获得的岩心尺度的连续性资料,从资料性质上来看介于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之间,更侧重于岩心的“原始性”,是第一手的地质资料。岩心数字化资料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提高岩心应用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启动新投稿网站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