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 段烃源岩排烃机制及成藏意义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赵雪娇,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油气运移成藏研究。联系电话: 15029675503,E-mail: zhaoxuejiao85@126.com。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低( 超低) 渗透油藏精细描述关键技术与剩余油分布预测模型研究” ( 2007BAB17B01) 。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泥岩综合压实曲线对比,明确研究区长7 段烃源岩普遍存在欠压实现象, 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了泥岩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结果表明,欠压实产生的过剩压力是长7 段烃源岩排烃的 重要动力。由此,根据过剩压力的纵向分布特征划分了3 种排烃方式,并叠合烃源岩的分布、源储压力差得出长7 段烃源岩向其上下地层有利的排烃范围。结果表明,当源储压力差不小于储层的毛管压力时,排烃才可能发生; 有 利的排烃区受优质烃源岩分布、排烃方式和动力条件的综合控制; 长7 段烃源岩向下伏地层排烃的条件优于向上 覆地层,是现今油藏选择在长8 段大规模分布的主要原因; 长6 段小规模的油藏基本分布在长7 段烃源岩向上有利 排烃范围之内。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雪娇,王震亮,范昌育,英亚歌,吴彦君.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 段烃源岩排烃机制及成藏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1):35~3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11-18